- 2025-08-02 11:53:09·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余勇到任拜会埃森市长库芬
8月1日,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余勇到任拜会埃森市长库芬。余积极评价埃森市的创新活力及在产业转型等领域取得的成就,赞赏埃森市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发展背景下推动对华友好交往,表示总领馆愿同埃森市政府增进互信,推动埃森同中国特别是友城常州在数字化、教育、气变等领域合作。余强调,加强地方交往与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
- 2025-08-01 08:32:21·德语媒体:被美中夹击的欧洲
- 《新苏黎世报》的报道写道:欧盟面临被夹在美中之间的潜在威胁。这两个大国将彼此视为地缘政治对手,并在军事和经济上为潜在的冲突做准备。但如果两极竞争主导世界,欧盟模式将面临风险。近年来,欧盟大力推动全球化,但由于缺乏真正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它一直主张以规则来规范世界贸易和国际政治。但世界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以这种方式运转。特朗普充当勒索者,而习近平则无视欧洲的担忧。
文章写道:欧盟喜欢向美中两国强调,其拥有4 5亿人口的庞大内部市场。所有各方都能能从自由的贸易中获得最大收益。这些论点听起来很好,部分也合乎理论,但在北京和华盛顿都站不住脚。欧盟在这场斗争中的弱势体现在它缺乏任何可以强化其论点的棍棒。
文章指出,中国拥有稀土,欧盟对此存在严重依赖。此外,欧盟也没有能力对美国采取强硬的政治立场。
文章最后写道:欧洲这几天猛然醒悟。目前,欧盟别无选择,只能深化内部市场。这可以减少一些损失,但并不能替代过去与中国和美国之间相对顺畅的贸易关系。
- 2025-08-01 08:15:16·欧美贸易协议达成:布鲁塞尔让步几何?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Viktor Orban) 在脸书直播中发表了尖锐的评论,称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早餐吃了,并补充说这项协议比英国在5月达成的协议更糟。
根据英美之间的那项协议,大多数英国出口商品仍面临美国10%的统一关税,而经济学家警告称,美英协议缺乏深度,并使关键行业(如制药和农业)面临风险。
法国总理贝鲁(Francois Bayrou)称这项协议是黑暗的一天,他哀叹欧盟一个自由人民的联盟,为了申明共同价值观和捍卫共同利益而走到一起,却屈服于顺从。
与此同时,前欧洲知名议员居伊费尔霍夫施塔特(Guy Verhofstadt)称这项协议可耻且一场灾难。他在X上谴责美方没有做出任何让步,并批评欧盟谈判拙劣。
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德国欧洲议会议员贝恩德 朗格(Bernd Lange)在X上写道,这项协议是不平衡的,布鲁塞尔做出的让步难以接受。
法国企业家阿诺德 贝特朗(Arnaud Bertrand)称这项协议是单向的财富转移,并补充说,它看起来更像是19世纪殖民列强曾经强加的那种不平等条约只不过这一次,欧洲是接受方。
德国经济研究所(DIW Berlin)对外贸易专家鲁本 斯塔法(Ruben Staffa)表示,这项协议标志着平均关税比特朗普第二任期前增加了近十倍。
协议对欧盟有何积极意义?
- 2025-07-25 00:30:56·德语媒体:欧洲应学会“权力的语言”
- 《时代》周报评论指出,中欧建交五十周年之际,中国在侵乌战争中对俄罗斯提供的支持,中国过剩产能对欧洲市场的冲击以及中欧之间巨额的贸易逆差等等,已经令中欧之间的裂痕暴露无遗:
中国领导层并不缺乏自信。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中,不同于其他所有国家,中国选择了对抗。既然美国制定的特别关税都不能令中国屈服,那么欧盟制定的制裁措施又怎能给中方留下深刻印象呢。
2019年,刚刚出任欧盟委员会主席的冯德莱恩就曾表示:欧洲必须学会权力的语言。在此之后,普京、特朗普以及习近平的所作所为已经证实了冯德莱恩的判断是多么的正确。本周四在北京,冯德莱恩将有机会再度深化她对权力政治的认知。
《法兰克福汇报》驻华记者以欧盟对华战略的废墟为题,刊发评论指出,欧盟的对华关系去风险战略并没能奏效,欧洲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反而在继续上升,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欧洲的政界和商界在相互阻挠。
文章注意到,中国对全球稀土产品市场的垄断仍在不断强化,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也在上升。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中国技术的优势正在不断扩大。每一项欧洲没能掌控的科技,都在增加欧洲的依赖性。
- 2025-07-20 10:58:52·欧盟公布2万亿预算案 德国:“无法接受”
- 欧盟预算主要由成员国缴纳费用提供资金。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通常需缴纳接近四分之一的资金。
根据周三的草案,拟议的增资部分资金也可能来自新的收入来源,比如对年营业额较高的大公司征税等。例如,营业额在1亿欧元至2 49亿欧元之间的企业,额外缴纳10万欧元;营业额2 49亿欧元至4 99亿欧元的企业,缴纳25万欧元;营业额5亿欧元至7 49亿欧元的企业,缴纳50万欧元;营业额达到7 5亿欧元及以上的企业,缴纳75万欧元。
另外,欧盟委员会也有意从各国烟草税中分一杯羹,希望15%的烟草税收入能流向布鲁塞尔。布鲁塞尔当局还提议,对未收集回收的电子垃圾征税。
- 2025-07-20 10:41:38·83岁德国纺织大王因抑郁曾尝试自杀
-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自上周以来,有关戈鲁珀的状况就引发关注。外界仅知道,上周一清晨,一架救生直升机前往他的住所。
而戈鲁珀致员工的信显示,他仍心系公司和工作。他写道,担心自己是否还有用。他也同时对妻子和两个孩子表示感谢。他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感到遗憾。
他写道:我一生都致力于Trigema以及为德国经济界和中小企业的利益而抗争。我知道自己时常令人感到不舒服,但我为自己所实现的以及所经历的感到感激。
Trigema也曾在新冠疫情初期短暂地生产过医用口罩,但是成本惊人。
2024年初,戈鲁珀将公司交由两个孩子接手。
戈鲁珀所居住的布拉丁根(Burladingen)市,人们祝愿他早日康复。一位市民向西南德意志电台表示:他是一个向外展示出很多强力的人。如今却完全不同,真是令人无法想象。这说明,我们所看到的他人的形象,并非总是真实的,他的内心可能完全不同。
据德国电视一台报道,互联网上也有不少人向他表示为慰问。有网友说:尊敬这一公开和勇气。
- 2025-07-15 21:53:57·德国无家可归者人数增多 安置房无法满足需求
- 无家可归者的家庭状况各不相同,其中有子女家庭的人数最多,共有16万4千人,占比34%。单身人数则为15万9千人,占比也为34%。来自单亲家庭的人数则为79000人,占比大约为17%。大约7%的人来自多人口家庭,而4%的人则来自无子女家庭,人数分别是33400人和17300人。
按联邦州划分,人口最多的北威州安置人数最多,为 117,900 人;其次是巴符州的 94,600 人和柏林的 53,600 人。安置人数最少的为图林根州,仅为3000 人,而萨克森-安哈尔特州为1,200 人,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为700 人。
德国天主教慈善机构与天主教无家可归者援助工作组发出呼吁,要求联邦、各州以及市镇应加快推动廉租房的建设。上述机构表示,政府部门应同社会服务机构密切合作,确保人们尽量不失去住房,一旦失去住所也能迅速获得替代性住所。
- 2025-07-15 21:43:25·德国医院呼吁加强立法 严惩“医闹”
- 德国医院协会主席加斯表示,为了保护医护人员不受日益增多的言语和肢体暴力,医院和诊所正在不断加强安全措施,其中包括聘请安保人员、开展化解冲突与防身培训,有时甚至会对医院建筑进行相应改造。
加斯说,有些医院甚至采取了这样的安保方案:在急诊室的等候区,患者及其家属只能同训练有所的安保人员进行接触。
对于那些所谓高风险班次,则尽量安排体格强壮的护理人员来值班。莱因哈特表示,各地医师协会正通过继续教育和冲突化解培训,帮助医生学会在不同场合下应对攻击性行为。有报道称,一些医师协会还专门设立了举报渠道,供受害者报告暴力侵害事件。加斯表示,对于医院加强安保措施的努力,政府应给予财政支持。他批评道:截至目前,医院加强安保所产生费用都是自行承担的。
德国医院研究所去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3%的受访医院表示其工作人员遭受暴力侵害的事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约半数医院指出急诊室遭受暴力侵害的事件尤为突出,而侵害对象主要是护理人员。
- 2025-07-12 20:28:53·学校设立“移民上限”?德国教育部长建议引争议
- 施瓦茨工作的小学校所在社区的移民比例大约有60%。而居住在学校近旁的独栋住宅里的德国家庭,宁愿把孩子送到更远的其他学校上学。施瓦茨说,这让她感到伤心。
谈到学校教育,德国人还是愿意跟自己人在一起。北威州在20年前取消了要求就近入学的规定,包括小学。结果是,教育上有前瞻意识的家庭对施瓦茨任职的这类学校避而远之,担心较高的移民家庭学生比例可能会对自己孩子的学业前途产生不利影响。
从人们的话里能听得出这样的看法:移民的教育水平比较低,他们的孩子学习也吃力。但这种印象是不对的。比如2015年的难民潮让我们学校获益,因为我们接收了很多有学习积极性的孩子。
- 2025-07-12 20:20:18·德语媒体:“亲者痛仇者快”的特朗普亚洲政策
- 日本和韩国受到的震动显然最大,毕竟他们是美国在亚洲地区最亲密的盟友。凭借自身特殊的战略地位,日韩两国原本以为他们会获得华盛顿的特殊礼遇。众所周知,在抗衡共产主义中国方面,日韩两国是美国不可或缺的盟友。也正因为如此,两国境内分别驻扎着八万多美军。日本和韩国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工业基础,是掣肘北京的重要堡垒。但是,显然对特朗普来说,贸易差额才是唯一应当受关注的议题。
无论是首尔,还是东京,都不会因此放弃同华盛顿的盟友关系,因为在安全政策领域,他们并没有备选方案。但随着对美贸易的门槛不断增高,他们在经济领域只能逐渐靠近中国。对于日韩两国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无奈的选择,因为他们深知,以经济手段施压,恰恰是中国的惯用伎俩。2010年,中国因领土争端叫停了对日本的稀土出口。六年之后,因首尔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中国又开始抵制韩国企业。
长期以来,美国的亚洲政策中一直存在一个短板:与中国相比,美国已经越来越缺乏经济吸引力。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进一步加剧美国的这一劣势。当年奥巴马总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因此努力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试图打造抗衡中国的经济阵营,但特朗普上任一年后即宣布退出了相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