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中国集中公布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人员的红色通缉令名单。
一年过去了,名单上的这些人境遇几何?追逃追赃情况有哪些进展?当海外变成追逃第一战场,华人社会在“红通”嫌犯追捕中又扮演怎样的角色?
数说“红通”名单公布一周年 归案人员已超1/4
4月6日,潜逃加拿大的第85号“百名红通人员”巴连孝回国投案自首。这是自公布“百名红通人员”名单后,归案的第26人。至此,“百名红通”嫌犯归案已超1/4。
中国侨网(微信ID:qiaowangzhongguo)记者对“红通”落网嫌犯信息统计发现:2015年4月25日,“触网第一人”戴学民被捕,此后,每月都有“红通”人员归案,其中,峰值出现在2015年7月和2016年2月,归案人数最多,分别达到4人。
目前已归案的26名“红通”嫌犯中,被缉捕的有5人,死亡2人,劝返12人,遣返7人。其中,涉嫌贪污罪的有12人,约占总数的46%。
在归案嫌犯中,潜逃时间超过10年的典型代表有张丽萍、杨进军和黄玉荣,分别外逃了17年、14年和13年。潜逃至少超过一个国家的人员占比近3成,亦从侧面反应了“红通”嫌犯海外生存空间遭到挤压。

嫌犯海外境遇生变 追逃之路不再是“断头路”
全球范围内发布红色通缉令,遭通缉人员海外藏身不再容易。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工作人员曾表示,从2015年上半年举报情况看,许多外逃分子都在海外华人圈遭到孤立,他们的生存空间大大受到挤压。
加拿大媒体去年5月曝出加联邦青年自由党紧急讨论撤销程慕阳女儿程颂莲的该党卑诗省分部主席职位。曾经接受程慕阳政治捐款的政客也纷纷与之划清界限。
一年间,百人红色通缉令头号嫌犯杨秀珠因“违反免签证项目的规定”在美国遭到羁押,3号嫌犯乔建军的前妻赵世兰因涉嫌移民欺诈等罪名被美国警方逮捕。
然而,也有媒体曾撰文称,许多生活在北美的“红通”嫌犯以公开合法移民的身份生活,并未看到美国或者加拿大政府在“红通”名单通缉令后对他们有何动作。遣返之路于他们似乎成了‘断头路’。”
今年4月19日,正在中国访问的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表示,新西兰正在考虑与中国签署引渡协议。而在去年此时,约翰•基还对此合作持否定态度。
如果中国与新西兰引渡协议顺利签署,5号“红通”嫌犯闫永明的追逃之路或许就此打通,不再是“断头路”。这个曾广购豪宅、和毒贩头子共进晚宴、随手就将自己的名车转手送人的“绅士”将不得不面临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