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30 09:24:46·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余勇到任拜会杜塞尔多夫市长凯勒
- 7月29日,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余勇到任拜会北威州首府杜塞尔多夫市长凯勒。余表示,很高兴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之际荣任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双方应加强合作,放大互补优势。赞赏杜塞为中企提供公平、透明、开放、非歧视的市场环境。感谢市长先生和贵市为总领馆履职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我愿与您建立良好工作关系,共同为杜塞加强对华交往合作创造条件。
- 2025-07-25 00:40:34·欧中知识产权争议 世贸组织仲裁有利于欧方
- 据欧盟驻华代表团2022年发布的信息,欧盟企业专利被例如中国手机制造商非法使用时,无法通过在中国境外提起诉讼来保护自身权益。原因是,中国法院自2020年以来,一直在发布所谓禁诉令的裁决,即:在中国境外提起诉讼的专利持有人通常会在中国面临巨额罚款。
在这一压力下,拥有高科技专利的欧盟公司被迫以低于市场价格的许可费与非法使用其专利的中国企业达成和解。
德国之声当时报道,欧盟委员会举例说,爱立信、诺基亚等企业如果违反了中国司法当局的 "跨境禁诉令 ",就可能面临每天13万欧元的罚款。欧方称,华为、小米、中兴、奥普(OPPO)等中国企业已经利用中国司法当局颁布的跨境禁诉令,迫使相关专利许可费减半。
- 2025-07-20 10:47:19·德语媒体:寅吃卯粮- 中国经济增长的背后
- 激烈的价格竞争给一些重要产业带来了沉重负担。而电动车和光伏行业还不得不面对严重的产能过剩。为消化库存,许多企业采取了激进的降价措施。北京最高层也不得不发出警告称,要防范无序的低价竞争,而应集中精力提升质量和创新。但迄今为止,北京并没有拿出降低产能和叫停价格战的具体方案。
这一切都不是新出现的问题:早在十年前,中国钢铁和煤炭行业的国有企业就经历过类似的去产能行动。一些工厂被关闭,大批工人不得不接受转岗培训。而今天的形势则更加艰难和复杂,因为现在受产能过剩冲击的主要是私营企业。北京虽然提出了警告,但迄今为止却拿不出应对之策。
中国企业圈里,内卷成了流行词:这是指在一个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所有参与者都在徒劳的拼命竞争,但却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步。这一时期,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增长尤为强劲。部分货物之所以被运到这里,是希望日后能够被转往美国市场。仅今年六月,中国的出口总额就同比增长了5 8%。但今天提前发货,也就意味着明天会出现缺口。也就是说,今年下半年的出口势头很有可能会明显降温。
与此同时,前一段经济复苏的第二个重要支柱-消费,也远不如看上去那么光鲜亮丽。提供购置汽车和家电的补贴,加上降息和优惠劵等措施,极大促进了今年上半年人们的购物热情。但目前,刺激措施的效应显然已经变弱。囤钱又开始成为很多中国人的首选,这不仅是因为对失业的担忧,也是因为收入不再增长。很多德国企业也抱怨说,中国消费者对价格越来越敏感。
- 2025-07-15 21:39:41·中国经济上半年增长5.3% 下半年面临更大挑战
- 经济学家们表示,尽管中美之间持续存在贸易紧张局势,但这些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5月中旬,中美代表达成休战协议,暂停了互征关税的升级,为进一步谈判创造条件。
分析人士指出,出口商在当前的谈判窗口期内加快发货节奏,而消费则受到政府刺激政策的提振。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表示,这种增长可能难以持续,强劲的外贸数据可能提前释放了需求,使得下半年面临更大挑战。
欧亚集团中国区总监王丹说,房地产危机仍是地方政府财政的一个中期主要拖累因素。通缩风险和疲软的消费者信心继续对国内需求构成压力。
中国政府也对电动车、太阳能和电池等行业日益激烈的价格战表示担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6月底的一次高层会议上呼吁遏制无序竞争。
- 2025-07-09 18:51:13·天津见闻:中国人节约开支 寄希望于未来
- 中国已经意识到出口导向型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当然,中国仍在努力应对投资过剩和生产过剩的问题,伦敦中国分析中心高级研究员戴安娜 乔伊列娃(Diana Choyleva)表示。这位专家坚信,国内消费必须回升。
与此同时,中国力争在尽可能多的行业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在天津,访客们被带到精心挑选的企业参观。天津是世界上第五大港口,其重点发展领域包括机器人技术等。
机器人让世界更美好是天津新松机器人工厂的口号。其工业机器人销往全球40个国家,产品还包括核工业机器人。
不过,最新型的机器人模型并非在展出之列。人们可以看到一些标准机器,例如汽车行业的机器。生产经理表示,增长潜力巨大。他兴奋地说,很快,机器人自己就能制造机器人了。
那工人们怎么办呢?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
- 2025-07-09 18:47:20·中国军方研制出蚊子大小的无人机
- 央视的报道令人感到惊讶,不仅在于中国军方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更在于这款蚊子大小的侦察无人机已经获得公开展示。
多年来,世界各地的军事研发人员一直在竞相打造体积最小、性能最强的无人机。制造过程充满挑战,因为各种组件,例如麦克风、摄像头、控制系统、电源等,都必须安装在尽可能小的空间内。同时,无人机还必须具备安静、坚固、行距远和续航时间久等特点。
要研发这种微型无人机,需要来自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例如机器人技术、材料科学或传感技术等等。而这些专业技术主要掌握在军事机构手中。
- 2025-07-08 18:31:44·中国经济腹地面临高温酷暑考验
- 此次热浪已对中国电网造成考验。据央视报道,全国最大用电负荷在周五(7月4日)飙升至14 7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 5亿千瓦。
在中国东部,用电负荷达到4 22亿千瓦,其中空调用电占约37%。
热浪在中国带来干旱风险,今年西南地区可能尤为令人担忧。经济学人智库能源与气候变化高级分析师李子谦(Chim Lee)表示,四川降雨量已低于往年平均水平,这将影响该地区水电产能,进而影响其对东部地区的电力输出。
不过,李子谦也指出,中国今年似乎不会经历破纪录的夏季。他说,目前中国北方的高温情况和出现高温天数仍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
尽管如此,中国东部和中部的多个地区已发布高温预警,提醒民众采取防护措施。由于高温和高湿的双重影响,通勤过程中的中暑风险加剧。
我一出办公室就觉得热浪滚滚。21岁的学生艾瑞斯(Iris Chen)说。现在才刚到七月初,可能还不是最热的时候。
- 2025-07-08 17:27:59·摩擦不断 中国对欧盟医疗器械出台对等反制
- 欧盟方面在6月20日刚刚出台了针对中国产医疗器械的类似措施。欧盟委员会表示,由于欧盟企业在中国没有获得公平准入,将禁止中国企业参与欧盟每年价值超过600亿欧元的医疗器械公开招标。这也是欧盟首次按照《国际采购协议》(International Procurement Instrument)采取此类措施。2022年生效的该法案旨在确保对等的市场准入。
中国此次出台反制措施在意料之中:商务部在今年6月就表示会采取必要措施。中国商务部一发言人也在7月6日表示,中方多次通过双边对话表示,愿与欧方通过对话磋商和双边政府采购安排等方式妥处分歧。令人遗憾的是,欧方不顾中国释放的善意和诚意,仍一意孤行,采取限制措施,构筑新的保护主义壁垒。因此,中方不得不采取对等限制措施。商务部同时也强调,中方措施只针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在华欧资企业生产产品不受影响。
- 2025-06-22 21:52:02·联通欧亚,共享发展!东盟快班回程在德顺利首发
- 东盟快班依托重庆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成熟的运营网络,高效串联起欧盟、中国、东盟三大经济体,其开行有力促进沿线“物流、经贸、产业、要素”融合发展。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董事长,渝新欧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太平表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快班的成功开行将成为连接欧洲、中国与东南亚的重要纽带。未来,随着通道的持续优化和拓展,相信将有更多企业受益于这一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共同开启贸易新纪元。”
“2011年3月及2024年11月,全国第1列和第10万列中欧班列均由重庆驶向杜伊斯堡,足见中欧班列对于重庆、杜伊斯堡两座城市的重要意义。多年来,重庆始终以‘先行先试’的魄力,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贡献着‘重庆实践’。”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李颜表示:如今,东盟快班作为中欧班列的延伸,凭借高效快捷、绿色经济、安全稳定三大特点,将搭建起一条贯通欧亚的绿色经贸新通道。
- 2025-05-21 21:41:11·中俄计划在月球修建核电站
- 中国与俄罗斯计划在2035年前在月球上建造一座自动化核电站。
本周,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Roscosmos)与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签署了关于该项目的合作备忘录。
这座核电站将作为国际月球科研站(ILRS)月球基地的一部分,为长期的月球探索与科学研究提供能源支持。ILRS被普遍视为美国主导的阿耳忒弥斯计划(Artemis)的竞争者。后者计划自2027年起建造一座名为门户(Gateway)的月球轨道空间站。阿耳忒弥斯计划由NASA主导,已有包括欧洲航天局成员国在内的55个国家参与。
什么是国际月球科研站(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
ILRS项目的目标是在距离月球南极100公里范围内建立一个科学研究基地。该科研站将具备长期自主运行的能力以及短期的载人使命。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科研站将开展基础性太空研究,并测试无人长期运行ILRS的相关技术,并为未来的人类登月使命进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