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4 08:51:38·中国宣布第二轮反制关税:对美国进口商品追加至84%
- 在中国反制特朗普对等关税的措施里,除关税本身外,利用稀土出口管制这一杠杆尤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010年中国曾大幅降低稀土出口配额,结果是价格飙升,冲击波传遍全球经济。2015年,中国在世贸组织裁决后结束了出口配额制。特朗普上台以来,人们一直预期中国会再次利用稀土作为施压手段。
当然,中国目前只是对稀土出口实施更多管制,还不是禁止出口。
不过,Sinolytics创办人之一的乌伯克(Jost Wübbeke)在China Table表示,对美国来说,这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尽管美国在促进国内资源开发方面做出了努力,但他们无法迅速实现多元化。 "
他认为,虽然自2010年以来,美国在Mountain Pass矿场提高了稀土的生产,但美国的加工能力不足,矿场运营商不得不将稀土浓缩物运往中国进行加工。乌伯克还透露,Mountain Pass矿场主要开采轻稀土,重稀土仅在中国和缅甸有供应,因此,美国70%的稀土进口仍然来自中国。
- 2025-04-18 22:04:09·中国一季度经济超预期增长 对美出口激增前景仍暗淡
- 中国第一季度对美出口同比增长9 1%,但对美进口下降9 5%。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达76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02亿美元。
尽管3月出口表现亮眼,但中国的进口却同比下降4 3%,反映出内需疲软的趋势。房地产投资同比下滑9 9%,显示出房市低迷持续拖累整体经济表现。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在第一季度下降0 1%,凸显出通缩压力。
工业生产同比增长6 5%,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近11%。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车产量同比大增45 4%,3D打印机产量跃升近45%,工业机器人增长2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亚洲开发银行目前仍维持中国全年4 6%左右的增长预测,但包括瑞银、高盛在内的多家机构已经下调预期,认为3月的出口数据很可能成为短期高点,随着美方关税全面生效,未来几个月数据将大不一样。
- 2025-04-08 12:35:35·中国征收报复性关税 美国哪些行业最受伤?
-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总裁温迪 卡特尔(Wendy Cutler)表示,美国农民将背负沉重的负担;随着北京加征关税,美国农民向中国出口的农业产品可能变得过于昂贵,而失去竞争力。
美国贸易数据显示,大豆、油籽和某些谷物是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2024年这些商品的出口总额达134亿美元。
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斯科特格尔特(Scott Gerlt)表示:2024年,中国购买了我们52%的(大豆)出口。考虑到这样大的购买规模,中国不容易被替代。
周五反制关税消息一出,大豆价格出现暴跌。
- 2025-03-22 22:27:47·中美关系进一步紧张化的前兆
- 《华尔街日报》周二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北京之所以对长江和记撤出巴拿马提出异乎寻常的强烈批评,主要是因为相关交易惹恼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因为长江和记事先没有寻求北京的批准。
报道指出,中国领导层原计划利用长江和记在巴拿马的港口作为同特朗普讨价还价的筹码,但这笔突如其来的的港口交易却令北京措手不及。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以来,北京一直在谨慎应对,一方面采取措施反击美国的关税,一方面又要努力保持谈判渠道的畅通,以争取促成某种可以缓解局势的更大交易。
中国官员私下里表示,如果出售TikTok资产能够重启美中关系,北京完全有可能会批准这类交易。
一些专家认为,北京对长江和记的监管权非常有限,因为相关的港口资产都不在中国或香港境内,但也有法律专家认为,这并不会影响北京对这笔交易进行重新审查。
- 2025-03-13 12:33:51·直击2025全国两会:海外华媒记者眼中的“中国新征程”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被反复提及。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在代表团开放日提问:“中国如何平衡前沿科技投入与传统产业升级?”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回应称,将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同时推动制造业“数智化”改造,“让老树发新枝”。
“一带一路”倡议步入第12年,一位埃及记者注意到,多国驻华使节首次受邀旁听两会。肯尼亚华人代表林伟提交了《关于建设中非跨境电商绿色通道》的提案:“要让非洲消费者48小时内收到中国商品,也让肯尼亚牛油果更快走上中国餐桌。” “华侨权益保护法修订进展如何?”“华裔青年回国创业能否简化签证?”在政协侨联界别小组会上,来自美国、西班牙的海外列席代表通过视频连线接连发问。全国侨联负责人现场答复:“将试点华裔‘人才绿卡’积分制,并扩大跨境远程公证服务范围。”
场外,一场“全球侨胞看两会”直播活动吸引超百万观看。意大利华人企业家陈敏在连线中感慨:“听到‘优化侨汇便利化政策’时,我立刻截图发给了米兰的乡亲群——这是最实在的‘家书’。”
- 2025-03-10 09:19:34·“数”说“两高”报告里的公平正义
- 2024年中国司法机关聚焦百姓所急所盼,办好民生案。最高法报告指出,2024年各级法院审结涉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案件548 3万件。围绕保障民生福祉,最高检报告指出,2024年检察机关依法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起诉1 5万人;起诉伤医扰医犯罪141人;起诉医保骗保等犯罪4715人,守护老百姓“救命钱”。2024年中国司法机关聚焦百姓所急所盼,办好民生案。最高法报告指出,2024年各级法院审结涉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案件548 3万件。围绕保障民生福祉,最高检报告指出,2024年检察机关依法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起诉1 5万人;起诉伤医扰医犯罪141人;起诉医保骗保等犯罪4715人,守护老百姓“救命钱”。
让辛劳奔波的民众足额拿到报酬,是法治社会应有之义。最高法报告指出,2024年各级法院加大欠薪案件审判执行力度,审结追索劳动报酬案件8 8万件,帮助追回薪酬285 4亿元。最高检报告介绍,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恶意欠薪犯罪1140人,支持农民工提起讨薪维权民事诉讼4 04万件,追索欠薪15 7亿元。
- 2025-03-06 09:34:15·直击人大首场记者会:“小例子”中有“大道理”
“比如”,成了娄勤俭在接下来答问中的高频词。从一个一个“小例子”里,人们听见中国发展的“大道理”。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崛起,既有人点赞,也有人担心。如何看待科技发展,娄勤俭用人们熟知的手机操作系统——塞班和安卓为例,予以回应。
“塞班系统曾经是手机操作系统的霸主,但由于采取封闭开发模式等原因走向了衰弱”,“安卓系统和ARM技术通过开源和开放协作,遵循科技发展规律、顺应科技发展潮流,赢得了市场认可”。
“世界丰富多彩,技术进步也不只有一条路径”,这一关于开放的道理朴素而生动。
每年人大首场发布会,中国的立法工作都是外界关注焦点。如何开门立法,关乎“中国之制”,也关乎“中国之治”。对此,娄勤俭在举例中以数字说话。
“比如,仅过去一年就邀请了275名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娄勤俭说,“通过这种形式,基层的声音、群众的呼声可直接反映到常委会,体现到人大的立法、监督等工作中。”
中国式民主如何有效运行,这一例子向外界提供了观察样本。
- 2025-03-06 09:30:45·观察丨两会新热点,发展新动向
- 全国两会期间,火爆的不只是人工智能,还有机器人、哪吒。
采访一线,人形机器人拿起话筒当上“记者”;委员通道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为“中国构建了人形机器人大工厂这一核心技术底座”自豪;互联网上,中国政府网发布“机器人群侠传”视频,凌波微步、飞龙在天等“招式”看得人热血沸腾。
《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首部票房破20亿美元亚洲电影,向全球票房榜前五冲击,不出所料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
从DeepSeek的技术突破到机器人的落地应用,再到哪吒电影的文化出海,既有硬科技的突破,也有软实力的彰显,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发展的立体图景。
创新是引擎。
在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让创新引擎轰鸣,创新指数排名已上升至全球第11位。
跳出全国两会看,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无人机飞夜空放“赛博烟花”,去年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这些车首尾相连可从北京到罗马,这些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具象,正逐渐织就起中国经济硬核创新的“万鳞甲”。
开放是路径。
DeepSeek坚持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开源共享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这家公司的选择,也代表了中国的选择,在一些国家忙着封锁、砌墙时,中国把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会场内,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用流利的中文提问;会场外,更多的外国游客通过免签政策来华旅游,感受中国发展脉动。
- 2025-03-06 08:07:57·观察丨两会启幕,问答中国
两会之问,问什么?
一问“中国之计”。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关键之年的全国两会备受瞩目。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破立并举”,顶住了压力,增加了规模,提升了质量,各项数据飘红,表现亮眼。
站在又一个发展节点,中国经济的核心指标如何设定,重点领域改革如何深化,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这些问题备受关注。
人们期待,今年两会释放出更加清晰有力的经济政策信号,为市场注入稳定力量。
问道“中国之计”,关乎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也关乎百姓冷暖的切身利益。
回首过去的一年,基础养老金提高,房贷利率下调,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异地就医……民生改善有亮点,但仍有难点。
从孩子的“作业量”到长者的“餐食”,从增加优质医疗资源到减轻生育压力……一系列民生之问,期待在全国两会的议事厅里得到切实有力的回应。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平常事里,藏着“国之大者”。
二问“中国之治”。
今次两会,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召开的一次会议。
环顾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战乱频发、冲突不断、社会撕裂,“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
许多外国记者都想在两会上一探究竟——何为“中国之治”,何以“中国之治”?
- 2025-03-03 20:53:50·会期6天,全国政协会议议程公布
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介绍,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将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0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说,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有关报告;审议通过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政治决议、关于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关于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介绍,大会期间,将安排开幕会、闭幕会以及2次大会发言;在委员驻地分别举行多次界别小组会议,部分界别还举行界别协商会议。开幕会、闭幕会邀请外国驻华使节旁听。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介绍,除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外,大会还将举办3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各委员驻地都设立了采访间。大会秘书处新闻组、驻地新闻联络员将积极为中外记者朋友的采访提供服务。全国政协官网的新闻中心将发布大会有关安排、主要文件和资料信息,请大家及时关注。欢迎中外记者朋友通过现场、网络、视频、电话采访等多种方式报道政协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