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8 05:16:38·名人故里行|宰相故里裴柏村
宰相故里裴柏村记者 王捷 实习生 吉梦琳 位于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柏村,走出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被人们称为宰相村,这无疑是河东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一个标志性典范,创造了历史上一个奇迹。源于周秦、显于魏晋、盛于隋唐,裴氏家风家训延续至今,已缓缓传承两千多年。因唐代名相裴度而建立的裴晋公祠,如今也成为裴氏家风家训,以及廉
- 2022-02-18 05:12:45·蒲剧:中华戏曲的先声
蒲剧:中华戏曲的先声赵瞻国 依据文献资料、考古发现和学界研究,蒲剧是中华戏曲的先声,河东为中国戏曲文化的摇篮。 蒲剧历史上曾称蒲州梆子、南路梆子、山西梆子、山陕梆子、同州梆子、乱弹、老秦腔,因起源于山西蒲州(今运城永济一带)而得名,为山西四大梆子的母本,是中国北方梆子戏的鼻祖。蒲剧萌发于唐宋,兴起于元明,肇端于晋南,流行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繁盛时遍及黄河流域。 蒲剧
- 2022-01-19 12:43:18·亲情中华黄河故事|观黄河铁牛 赏盛唐“牛气”
黄河大铁牛(资料图)黄河中游东岸的蒲津渡遗址上,4尊铁牛排成两排,面向黄河,怒目圆睁,侧耳聆听,前腿蹬,后腿蹲,一幅沧桑未改牛脾气,进退还凭铁骨头的气势。它们已近1300岁。中国桥梁专家唐寰澄认为,它们不同于扬军阵、耀帝威的秦兵马俑;亦不同于宣佛法、炫珍宝的释迦舍利;也不同于讲五行、为厌胜的镇水石犀。这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伟大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的无价之
- 2021-11-21 07:53:09·2021“亲情中华 · 讲‘苏’故事”网络才艺大赛|征稿启事
2021“亲情中华 · 讲‘苏’故事”网络才艺大赛|征稿启事
- 2021-11-17 06:28:03·2021“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参访古城之美
2021年11月15日下午,2021“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漳州行”主题采访活动在漳州市启动,代表们实地参观访问了漳州的古城风貌、古城木偶戏、古城文化馆、以及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中心。
- 2021-11-16 21:49:37·中国女排传奇,从“娘家”这里说起
2021年11月16日是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40周年纪念日。四十年前新中国建立后,党中央领导人非常重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 2021-10-29 08:13:35·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系列宣讲专场报告会正式启动!
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系列宣讲“走进海外百所华文学校”专场报告会正式启动!
- 2021-10-27 11:20:15·“追梦中华·情系大运河”2021海外华文媒体江苏行在苏启动
10月26日,由中国侨联指导,江苏省侨联主办,南京市侨联、苏州市侨联、南通市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情系大运河”2021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在苏州正式启动。
- 2021-10-22 00:25:56·财经评论员司徒正襟新作《斜杠人生:开启财务自由之路》
司徒正襟的最新专著《斜杠人生:开启财务自由之路》,于2021年10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2021年3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谈及灵活就业,认为中国的斜杠经济形态之一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人民日报也曾刊文:斜杠青年为什么这么流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这种生活方式,而开始通过多重职业,来体验更丰富和更多元化的生活。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斜杠青年。斜杠青年所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人生
- 2021-10-19 22:24:28·“追梦中华·2021海外华文媒体研修班”圆满结束
10月15日,“追梦中华·海外华文媒体研修班”圆满结束,北京市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李登新、二级巡视员刘峰参加结业式活动,来自5大洲的华文媒体、华文学校和海外侨胞代表参加结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