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机构 > 正文

写给默克尔批评者们的第四封信
2016-04-27 12:10:52   来源:华商报   

摘要:默克尔的批评者们: 你们好!我在上封信中对你们的结论,默克尔是实际上的独裁者的第一个凭什么做了回复。今天想聊一聊你们的第二个凭什么,即凭什么她一句话就可以向真假难民敞开大门?这句话在哪三层意义上存有错误。向真假难民敞开大门?首先,自申根协议落实后,欧盟众多国家之间确实不存在边境安检,就是说大门本来就是相互敞开的。如果之前大门原本是敞开的,怎么现在又打开了?你们应该反过来问,为何默克尔没有学匈牙利把大
默克尔的批评者们: 你们好!

 

我在上封信中对你们的结论,默克尔是实际上的独裁者的第一个“凭什么”做了回复。今天想聊一聊你们的第二个“凭什么”,即“凭什么她一句话就可以向真假难民敞开大门?”这句话在哪三层意义上存有错误。

 

向真假难民敞开大门?

 

首先,自申根协议落实后,欧盟众多国家之间确实不存在边境安检,就是说“大门”本来就是相互敞开的。如果之前大门原本是敞开的,怎么现在又打开了?你们应该反过来问,为何默克尔没有学匈牙利把“大门”给关上?因此,严格而言,称默克尔“敞开国门”是不正确的。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争议,也很复杂的话题。我们下次有机会可以对此话题进行细谈。 

其次,我在解释第一个“凭什么”时,已经把事件的经过介绍了一番。我在上封信中强调过,德国总理的权力并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更不具备独裁者的特征。默克尔为了废除终止核电站协议等上四年,换了联盟执政党后才能如愿以偿。当默克尔在201595喊出“我们能做到”的口号时,大家都认为这是默克尔“擅自主张”的行为,随后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她一人身上。但,事实绝对如此吗?我不太确定。 

我们不妨再深入地探讨一下,作为执政党之一的社民党在“敞开大门“的问题上持有何种态度?据我的推论最少有四种可能性。当然,我也不排除其它更具有说服力的可能性存在。

第一种可能性: 社民党一开始就坚决反对默克尔推行的难民政策。如果那样,德国便立即陷入瘫痪状态。幸好,这种情况没有出现,这个可能性便被排除,因为它没有发生。 

第二种可能性: 默克尔起初确实没有事先和社民党协商便擅自主张,没及时“关闭国门”。如果此时社民党坚决反对默克尔,它便会处处为难她,提出众多要求作为政治交换。俗话说: 我帮你得到你想要的,你也要助我获得我想要的!自难民潮爆发后,社民党的立场几乎和默克尔一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说明,或许默克尔事先没和社民党协商,但身为中间偏左的社民党本身就支持宽松的难民政策。事实证明,社民党在去年9月份至今都没有向默克尔提出苛刻的政治交换条件。因此这个可能性概率也比较低。 

即便默克尔起初一意孤行,但在这种大问题上没有事先和联合执政的政党沟通,在逻辑上和政治礼仪上也很难说得过去。如果那样,一向视自己与基民盟平起平坐的社民党会因为觉得不被重视,自尊心受损而耿耿于怀。我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在此之前由于联盟执政党在沟通上不到位而发生过无数次争执的案例。可是类似争执似乎也没有发生。虽然后来出现一些摩擦,但都没有涉及到默克尔放难民入境问题的对错与否。 

第三种可能性: 默克尔在喊出“我们能做到”的口号之前已经和社民党协商过,并且获得对方的支持。这就是说,此次难民政策上除了默克尔本人以外,也获得社民党所有高层领导人的认可。总而言之,不是默克尔一人,而是以她为代表的整体联邦政府的共同决策。先撇开此政策的对错与否,而是承认这是集体,并非个人的行为。 

第四种可能性: 起初是社民党向默克尔施加压力,针对被困在匈牙利的难民采取解决措施。之后便出现了“我们可以做到”的历史性一幕。当然,后来社民党从来都没有承认或提起有这么回事,这个可能性也可以被排除。

对于我个人而言,相对比之下第三种可能性概率最高。但,这也只是我的个人推测,不一定是真相的原貌。但凡推测,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可能性最高的。你们的做法却恰恰相反,一开始就坚决否定多种可能性的存在,正确答案永远只有一个,而它恰好又掌握在你们手中。这种命令式的评论不仅降低评论本身的可信度和中立性,同时又会左右他人的独立思考。或许这是你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也说不准。  

假如第三种可能性成立,为何你们只单独批评默克尔一人,而不批评社民党呢? 多种可能性显示,并非默克尔一人擅自“敞开大门”。换句话说,默克尔只是国家的管理者,不是拥有者。如果德国是一家上市公司,默克尔只是一名CEO。她的权力由董事会赋予,她所做的决定必定经过多数董事会成员的支持。说的再通俗一点: 默克尔不需要所有人的支持,只要超过半数就行了。她的决策不可能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代表着一个群体,最起码是社会多数人的利益。既然默克尔一人说了不算,那称她是独裁者似乎很难成立。对吗?

 

德国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默克尔?

 

除此之外,你们也抱怨德国政坛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默克尔,因此默克尔便成了实际上的独裁者。事情真的如此吗? 我看也未必。

只要平常稍微读一点德语新闻便知,反对默克尔的声音实在不在少数。但是希望你们别以为反对者的声音够响亮,他们就越正确。对此我可以给你们列出一个很长的反对者名单,甚至比你们所知道的还要多。同时我也能给你们列出一个很长的支持默克尔者名单。但这种对比没有太大意义。还是让我给你们讲一个更有意思的真实故事吧。 

在国会里的基民盟党团有40多位反对的默克尔的议员,其中带头大哥是一名来自巴登-符腾堡州某个选区议员Christian von Stetten。他们非常反对默克尔的难民政策,因此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的核心内容可浓缩为一句话:“如果你不再纠正难民政策,我们就不跟你玩了。”这位带头大哥后来对记者说:“我写这封信也代表了我选区的基础党员,他们也不赞成默克尔。”事后不久发生两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第一: 国会的社民党党团几十位议员也联名写了一封公开信给默克尔,其内容也可浓缩为一句话:“你一定要挺住来自党内部的压力。”第二:  这位带头大哥选区的基础党员也给他写了一封公开信,其内容大致意思是说: “你不是代表我们在国会捣蛋的。”这个案列能说明一个重要问题:但凡有反对意见的人群,同时也都存在支持意见的群体。如果你们仅仅关注反对派而故意忽略了一切支持派,是对现实的藐视。 

在国会上,除了一批少数来自基民盟和其姐妹党的基社盟议员对默克尔的难民政策提出强烈地反对意见以外,所有在野党议员反对声似乎没有。犹如我反驳你们第一个“凭什么”以提到的,所有党派——即便各自动机不纯——都支持终止核电站运营,这不代表默克尔是独裁者,恰恰相反,他们持有同样目标。现在各党派绝大多数国会议员都支持默克尔的难民政策,也不能说明她就是独裁者。恰恰相反,这只体现出——也出于多种原因——他们都认同此次难民政策是对的。如果说默克尔一人“疯”了,这种概率比较大。但如果说绝大多数的国会议员都“疯”了,这种概率就等于零。你们只强调这次难民政策是错误的,但从来不去深入地回答为何大多数国会议员都支持默克尔的难民政策。你们的理由说来说去无非就只有一个,即德国政府把自己摆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这个理由确实是答案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最终答案的全部。这里面也大有文章。 

讲到这,我再说说你们第二个“凭什么”里的第三层错误: 真假难民。你们说的对,但凡大量难民涌入德国,肯定会有真假难民。但如果把这个责任也推卸给默克尔一人,那是不正确的。你们所批评的其实是德国难民政策结构上的缺陷。德国的难民政策从1953年开始实施。当时默克尔还没出生。自始至今每年都有难民进入德国。此政策至今以超过60多年历史。德国接纳难民的总数和被德国政府所批准的获得避难权的难民总数向来都不成正比。这是事实。真假难民不是默克尔一手造成的后果,而是德国难民政策结构上的缺陷所导致的后果。它一直都存在,不是2015年才开始的! 

再者,德国难民法允许任何人到德国申请难民庇护。所有申请者都必须走固定法律程序,之后再做审批。但按照你们的思路而言,德国政府要在难民进入德国之前就能立即辨认真假难民: 真难民可以进来,假难民则禁止入内。很可惜,你们的想法很理想化,但它不是事实的本身。既然事实如此,你们为何绕道而行? 

如我所述,进入德国的难民总数和被批准的获得避难权的难民总数不成正比,这是共识,无须解释。当2013年来了20万难民时,你们似乎没有提出“真假难民”的说法。你们甚至也没把难民问题当回事。当2014年来了近40万难民时,你们依然没把“真假难民”当回事。在你们的言论中也从来没有提起德国难民法允许“真假难民”入境的事实。为何到了2015年来了超过100万难民时,你们就突然如此强调“真假难民”的重要性,必要性呢?为何一定把这个责任推卸给默克尔呢? 

你们口口声声说,你们其实不反对难民,只是反对错误的难民政策而已。这句话貌似很正确, 一旦复制到现实中也很难禁得起推敲。德国政府不应该随意放“假难民”入境是你们对默克尔的主要批判之一。你们在说这句话之前是否有考虑过德国60多年以来处理难民申请的实际情况?先不要评论这种做法对错与否,而是接受它是事实。你们为何就不能面对现实呢?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反对的是错误的难民政策,不是难民。既然你们的批评声如此自信,为何不与他人分享一下你们的高见,解释一下你们眼中的正确难民政策呢?

 

假难民进入德国谁之错?

 

    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按照你们的逻辑,德国政府应该在边境以外设立难民营,在那里对所有新来难民进行审批,防止“假难民”入境。然而这种做法会立即引来一系列连锁问题。

 

    第一: 这些难民营必须要建在德国边境以外,不能设在德国境内。如果建在德国境内,那么“真假难民”也都跟着进来了。这也是你们极其反对的。那么建在哪里最合适呢?奥地利?捷克?波兰?还是法国?德国有13个邻国!你们可有想过,这些邻国是否同意德国在它们领土上建难民营?这个问题我自己回答不了。(: 默克尔如今和土耳其达成的协议我们今后有机会再谈。)

 

    第二: 2013年来了20万难民,那就必须要建这么多房子来安置这他们。2014年来了40万难民,那就要再建几十万套房。申请难民总数和被政府所批准的难民数量不成正比,同时很多被拒绝的难民又不能被遣返回国(这也是事实!)。这就意味着,2013年来的20万难民当中只有极少数人在短期内被批准而获得政治庇护,绝大多数人依然停留在原处。假如只有20%的难民获得政治庇护,还剩下16万难民。到了2014年又来了新的40万就是56万难民(: 2014年被批准的难民庇护申请的比例只有2%)。假如这56万难民也只有20%获得政治庇护,还剩下44,8万。到了2015年又来了新的100万就是近145万。那么到了2016年,2017年和之后呢?我自己都不敢再往下想。

 

    自始至今,我所听到的都是你们对默克尔不分昼夜的批评,嘲笑和讽刺。 你们一直以来总是以最犀利的言辞谴责默克尔“敞开大门,放真假难民”入境。既然你们坚信默克尔的做法是错的,想必你们心中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很遗憾,除了批评和讽刺以外,我尽看到一些 “善良不应该被绑架,道德应该对等公平”或者“救援不应该是牺牲,救助不应该是纵容”等美妙文字。我承认,以上几句话写的的确很优雅。我也很喜欢。但是很抱歉,这种美妙语句对解决当前难民问题起不到任何作用。当理想主义者遇到现实问题时,几乎都会犯同样的错误: 用优雅的文字描述最终的理想结果,同时又忽略在达到理想目的之前还必须经历过一个具体地,现实地和可操作地过程。

 

    庆幸的是,默克尔不是理想主义者。她是实践主义者。请允许我打一个比喻。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犹如一栋着了火的房子。默克尔想方设法去灭火或者把损失降到最低。而你们却坐岸观火,批评默克尔错误的救火方式。有一批人会针对纵火嫌疑犯展开讨论,而不是先救火。有些人甚至认为,默克尔压根就不应该救火,而是加强保证其它住房的安全。当然,其它住房确实要加以保护,难道先前条件是必须眼睁睁看着这栋着了火的房子被烧而见死不救吗?难道这两者之间有必然的冲突吗?我表示怀疑。当然,在你们眼中,多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别人对你们的质疑是不允许的。

 

    如我在文中开头所说。对政治的评论最佳方法是建立在有依有据的实际情况上。事实上,我们作为生活在德国的华人对德国政治体系的认识度还不够,整体水平比较低。其中也包括很多必然因素。身为政治评论者的首要责任不是把自己主观的意见强加于他人,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尽可能把政治事件客观的叙述出来,尽量提供多种可能性,让他人独立下结论,以此提高整体华人对德国政治更深入的理解。评论者无需擅自主张替他人下结论,而且还是那种肯定式的结论。很多政治事件并不是只有一个真相,而真相也不会只在一个人的手里。同一个问题在不同人眼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我对文中两个“凭什么”的反驳为例。在我有限的知识结构里和这两个“凭什么”的结论有着极大的反差。我试着通过我的方式把我所知道的如实表达出来,把下结论的自由留给他人。强迫别人相信自己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为谁能保证你们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呢?

 

    总而言之,你们两个“凭什么”无论如何都禁不住现实的推敲。我想反过来问你们: 你们现在还凭什么说默克尔是独裁者?读到这里,想必你们都已经猜到,我依然还有很多东西与你们分享。单独批评某政策的对与错其实不难。难的是,如何去理解这些政策诞生的缘故。尤其是重要的政策往往不可能只有一个理由, 而是众多因素的结合体而导致的,比如历史背景,德国人的特征,文化氛围,社会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比如老龄化,人口出生率等), 经济状况,内有政治体系的结构,外有宏观政治环境,执政党之间的关系,国家领导人的因素等。它们之间貌似可以独立看待,其实都息息相关,有紧密的联系。在你们对默克尔的严厉批评当中,我只看到你们仅仅把目光放在了历史背景上,同时忽略了所有其它相关因素。你们不凡做一个实验,下次再批评默克尔的时候尽量把所有有可能会影响到难民政策的因素都考虑在内是否还会得出一样的结论。

 

    下次再会。

 

 

祝好

上一篇:德中旅游文化传媒交流协会拜访驻德国杜塞尔多夫总领馆
下一篇:德国公共服务业发起全国大罢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