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媒专版 > 正文

海外华人绝不容许背弃和否定“九二共识”
2016-05-11 02:07:15   来源:《芝加哥华语论坛》报   

摘要: 这是在两岸关系处于一个新的节点和敏感的关键时刻,对于始终企图模糊或背离“九二共识”的蔡英文及即将成为执政党的民进党,由官方媒体所发出的迄今为止最严正的宣示和最严厉的警告
        近日,中国大陆的《人民日报》以“本报评论员”的名义就未来的两岸关系发表重要文章,明确指出,否定“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不认同其核心意涵,势必导致两岸关系现状的改变,两岸政治互信及制度化协商机制就会坍塌,台湾新当选领导人承诺的所谓“维持现状”就只是一句空话。责任及产生的后果只能由民进党当局承担。
 
        这是在两岸关系处于一个新的节点和敏感的关键时刻,对于始终企图模糊或背离“九二共识”的蔡英文及即将成为执政党的民进党,由官方媒体所发出的迄今为止最严正的宣示和最严厉的警告。海外华人对此极为关注,并且认为这一评论非常及时和旗帜鲜明地反映了海内外广大炎黄子孙的关切和欲说之言。
 
        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前后,一直不对“九二共识”这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明确表态,极力回避两岸“同属一中”的原则问题,岛内外少数台独分子趁机蠢蠢欲动。今年以来,台湾岛上空更不时升起乌云,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先有民进党立委提出修法废除悬挂孙中山遗像,又有民 进 党“立院”设卡 ,海 基 会 董 事 长林 中 森 被迫取 消 访 陆 。而诸如允許和鼓励护照貼“台湾国”的貼紙,任命深烙“台独”印记的人担任“文化部长”、“教育部长”等等,都证明岛内或明或暗的“台独”逆流已经初现端倪。 
 
        5.20之后,台湾政治气候究竟如何变换,两岸关系将会走向何方,引起海外华人的高度警觉。以大芝加哥地区为例,春节前后华人在欢庆节日之际,许多侨社团都明确表示,对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感到忧心,希望两岸今后继续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对于任何企图走向“台独”的言行,他们将坚决抵制和反对。
 
        芝加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传统侨团安良工商会元老团主席伍健生、会长梅国彬说,不管台湾政局如何改变,我们坚持“九二共识”的原则、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绝对不变。任何人要改变,我们是不会答应的。在和统会召开的座谈会上,来自两岸的代表希望蔡英文和民进党不要一意孤行,把一己之利和一党之私凌驾于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整体利益之上,只有明确表态坚持“一个中国”,才符合全世界华人的期望。
 
        许多华人指出,蔡英文就职演说在即,在两岸关系上,目前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就是明确表态坚持和重申“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要不就以各种手法回避、背离或歪曲“九二共识”,以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或其他文字游戏来偷换或否定“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为其今后可能的“台独”举措和决策留下政策依据。
 
        很明显,第一个选择将会推动两岸关系继续走向和平发展的康庄之路,必将受到全球华人、包括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的肯定和欢迎;而第二个选择则必使两岸关系全面倒退、地区局势紧张,将使台湾走向深受其害的邪路,也从根本上伤害了海外华人的利益。如果在这一关键问题上一再“兜圈子,耍手段”,最终选择了站在了全世界华人的对立面,蔡英文必将自食其果,承担严酷的历史责任。
 
         在两岸关系上,蔡英文要懂得,想拥有在“九二共识”下两岸和平发展获得的红利,又迎合和满足“深绿”或“独派”的利益是不可能的。把“九二共识”的“一个中国”这一核心内涵篡改为抽象的“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共识”,既欺骗不了人,也不可能让大陆、美国和国际社会“满意”。想抛开“九二共识”又不动摇两岸关系基础的第三条道路是不存在的,奉劝蔡英文不要存在这样的幻想。
 
         一些华人指出,要蔡英文真正表明坚持“九二共识”也难。要能做到这一点,蔡英文就必须先彻底与民进党的“台独”党纲决裂,与其曾经卖力参与和深陷其中的“两国论”切割,清除其内心深处的“台独”情结,这样才有可能端正对待两岸关系的态度和立场,继续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把台湾引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中国古人说:“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 ”,不可不慎。对于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也是这样。作为台湾地区的领导人,蔡英文的就职演说究竟在“九二共识”上如何“言”,究竟会为两岸关系带来何种影响,历史将会如何予以评价,全球华人且拭目以待。我们坚信,无论其如何“言”, 无论两岸关系未来还可能出现何种曲折,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局是不可逆转的,中国最终和平统一的历史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作者:木欣)

上一篇:乐视网买下娱乐界半壁江山
下一篇: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四川巴中:巴山巴水好巴适

分享到: